“马来西亚留学轻松毕业,保证拿到文凭!”——这样的中介宣传语你是否也听到过?作为过来人,今天我要打破这些虚假宣传,让家长和孩子们对马来西亚留学的真实毕业难度有清晰认知。
首先,我们要了解“难毕业”的概念,毕竟国内外大不相同:在国内,我们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“难进易出”。从初高中到大学,只要按时上课、完成作业,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毕业,极少有人会延期。然而,在马来西亚,延期毕业是相当普遍的现象,甚至不丢人,很多专业的学制都有区间如硕士1-3年、博士3-6年,就连从小把英语当半个母语的本地华人,也会有延期毕业的情况,所以你可以说马来西亚留学是“宽进严出”。
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来马来西亚读本硕博的主要人群:
本科方面:高考失利、专升本,普遍基础较为薄弱;
硕士方向:考研失利、非全日制本科、自考本等背景的学生,第一学历不占优势,难以申请国内研究生;工作多年,想借文凭晋升或追求发展,想不脱产拿文凭,用于晋升、落户、考公/考编的人;
博士方面:国内高校在职教师,评职称,大多工作多年,整体水平一般。
可见,绝大多数人去马来西亚留学的核心目的并非纯粹的追求学术,而是出于现实考量,这几类人群中,绝大多数都会在马来西亚的学习上面临压力。
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学习要求是截然不同的,在教学上也有明显差异:公立大学中,85%是本地学生,只有15%是国际学生。这些本地生都是通过真实高考成绩入学的,英语水平和学术能力都很强。教师很自然地会用对90%本地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,包括那10%的国际生。
在公立大学你会发现:小组合作时,90%是本地人,如果你的英语差、学术基础弱,给不出有效意见,整个小组成绩可能受影响;下次选课重组小组时,可能没人愿意与你组队。演讲时别人流畅表达,你却磕磕绊绊——这些实际课堂上会遇到的困难,中介基本不会提及。
相比之下,私立大学的国际生比例更高,教师的要求会相对宽松一些。但也并非毫无要求,而是教学更具灵活性,对国际生的容错率更高。毕竟国际生学费是私立大学重要的收入来源。为了吸引并留住国际学生,它们会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,对国际生更为友好。
很多中介常常刻意模糊专业之间的难度差异,只强调学校排名和申请成功率。但真正决定你未来几年能否顺利毕业的,往往就是你选择的那个专业,在专业选择上,我有以下建议:
建议选择主流专业,如MBA、教育学。这些专业由于申请门槛相对较低且应用广泛,中国学生也多,在做作业、写论文、小组合作和演讲时能互相照应;课程考核通常以论文、报告、小组演示和开卷考试为主,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理解,不需要过于深厚的数理或专业学科背景,读下来的成功率较高。
避免选择冷门专业,如化学、工程、生物等,这些专业本身就有大量的专业术语、复杂的公式,难度是指数级上升的。一个实验报告,本地生3小时完成,你可能需要花上10小时。尤其是研究型项目,这些专业可能一个班只有6-10人,需全程与老师沟通,英语不好的话压力会非常大。
很多中介只负责把学生送进学校,不管毕业,也不会主动告知这些风险。但大家要清楚,自己的时间成本很高——无论是有家庭、刚毕业,还是已经工作,1-2.5年的时间都耽误不起。
教大家如何避坑:
1. 选择学制短的课程,多为授课型专业,如一年制硕士,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首选;
2. 选择风险低的主流专业,比如商科、社科,国际生多,能互相帮助;
3. 选择跟自己能力匹配的学校,马来西亚前五公立大学适合有一定学术基础和英语优秀的学生;若学术、英语能力一般,可选择排名稍靠后的公立大学或优质的私立大学。
4. 可以先了解目标院校专业的毕业要求,看看需要修哪些核心课、考核方式是什么、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字数是多少。
坦白说,国内真正来马来西亚搞学术、提升科研能力的人,可能不到10%。大多数人是为了节省时间、金钱而拿文凭。但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,有些事情不能听信中介的一面之词,踏实读书、顺利拿到毕业证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。